因應11月20日國際兒童人權日,警政署與長庚醫院發表醫警合作守護兒少方案,希望藉由醫警同心合作,共同守護台灣未來世代,全力保護兒少安全,也向各界展現政府與民間的決心;這次也特別編印警政人員兒少保護手冊,且拍攝兒虐案件牙周病治療處理實境的教育訓練影片,協助第一線的警察同仁能了解執行技巧,及時阻止兒虐悲劇發生。
建立醫警專責窗口 即時掌握兒虐證據
除了配合社會安全網建構,警政署與長庚醫院攜手辦理研討會、編製兒少保護訓練教材及系列教育訓練影片,醫警也持續落實兒少保護高風險家庭通報及行方不明兒少協尋工作;警政署陳家欽署長指出,目前包括直轄市、縣市警察局婦幼警察隊與長庚醫院、全國各兒少保護醫療中心及各大醫院,也全面建立醫警專責窗口,確保即時掌握兒虐關鍵證據,為兒少伸出援手。
若發現兒童疑似受虐 應盡快通報
由於沒有維持良好的清潔習慣,導致牙周的病菌形成牙結石,長期累積下便會使齒槽骨流失,牙齦發炎活動假牙紅腫流血,還會造成牙齦萎縮,牙根外露。甚至牙周病細菌也會蔓延全身,隨著血液循環流至心臟,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即使接受完整的牙周治療,牙周病也只能得到良好的控制,不繼續惡化,並無法讓萎縮的牙周組織完全回復到原來的樣子。一般慢性牙周病分為輕度、中度、重度。輕度之患者須定期回診清潔牙潔石,必要時須搭配特殊器械進行牙齦下結石刮除術,以求控制發炎。中度至重度之牙周病患者除了上述牙周治療外需要合併牙周翻瓣手術、牙周再生手術或是牙根覆蓋術,以求徹底清除牙周的病菌並重建喪失之牙周組織。
陳家欽署長進一步說明,唯有透過全民合力建構的社會安全網,才能全面守護兒少安全,過去就曾發生有員警經由民眾熱心通報到場查看,雖父母一度拒絕員警入屋內,但經員警努力溝通下進入屋內,就發現孩子滿身的傷痕,緊急送醫,醫師研判為橫紋肌溶解症,所幸經治療後,挽回一命,因此,若發現兒童疑似受虐,應立即撥打求救專線,透過你我守護,才能讓兒少健康成長。
民間結合政府力量 為兒少建立保牙周病治療方式護網
近幾年來,國內兒虐案件層出不窮,以林口長庚為例,去年兒少保護通報案件就有509件,且送到醫院的受虐兒,都被打到遍體鱗傷,令人不捨;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董事長王瑞慧表示,長庚長期投入經費,自106年11月起推動兒少保護計畫公益專案,秉持醫療、保健及關懷三大主軸,投入社會公益,發揮民間力量協助政府,全力保護兒少安全。
超過八成的國人,患有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細菌感染,會造成牙齒周圍組織發生病變,輕者會有口臭、牙齦發紅腫脹疼痛,甚至是刷牙流血等症狀,一般稱為牙齦炎。常見的慢性牙周病一般可分為牙齦炎和牙周炎,這兩種臨床症狀不盡相同的疾病,一般籠統合稱為牙周病,較嚴重的牙周炎會造成齒槽骨萎縮、牙齒搖動、甚至鬆脫的現象。細菌一旦經由發炎的牙齦進入血液,附著在受傷的心臟瓣膜或心內膜壁上,嚴重者甚至會造成細菌性心內膜炎,引發心臟疾病,實在不可不慎。細菌一旦經由發炎的牙齦進入血液,附著在受傷的心臟瓣膜或心內膜壁上,嚴重者甚至會造成細菌性心內膜炎,引發心臟疾病,實在不可不慎。除了口腔清潔不確實,牙周病也會透過唾液,經由飲食及家人的接觸而互相傳染,若想遠離牙周病的威脅,牙周治療除了養成良好的潔牙習慣,更必須定期每半年回診洗牙、檢查一次,讓主治醫師為您的口腔健康做好把關。